(身心靈完美的復健計畫,重要一環)
小腦萎縮這病,目前無特效藥物可根治,是基因的問題,只能盡量維持身體的狀況……ㄧ直以來,我覺得我們的外裝:像年輕人,內裝:猶如老舊的配備。
ㄧ週去教學醫院復健科運動治療區報到三次,週二中午參加坣娜瑜珈公益平衡班。與其被動坐以待斃、等待病魔的侵蝕,不如主動出擊,學習和病魔和平相處;目前狀態,自認病況還好,只是腳步踉蹌、步態不穩。
我喜歡復健和瑜珈一起談,這裡沒有價值觀的針對性,也沒有絕對的好壞。個人學習瑜珈一年多以來,同時也到醫院復健半年多了,其實有種感覺,這兩者有許多共同處,也有許多相異處……我相信兩者合一,剛(復健)柔(瑜珈)並濟、相輔相成、效果相乘。而非僅看神經內科醫師,被動的等待新藥發明,或期待新的治療方式出現。
復健比較枯燥孤單,若沒有意志力,很難撐過每次短短半小時,尤其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病人,如我目前的狀況,沒有專屬老師教動作,有些人可能偷懶或乾脆澇跑!
相對復健而言,我對瑜珈小小見解,以我為例,走路姿勢(步態),容或還是不平衡,但行進間跌倒的機率,我想是降低許多,口語辨識度也清楚不少,相較於發病後,不能避免的退化,加上年歲增長的自然老化,沒有明顯的退步,就是一種進步,這樣的成果已經滿意……就像流傳在企鵝家族圈這句話,病無進展,退步緩慢!
瑜珈持續性的柔軟運動,良好的自救技術,加上坣娜老師細心的調教下,在安全環境群體的練習,即便不能改變中樞神經病變的本質,情況也能獲得不錯的改善。所以病況輕微的病友,抱著愉快心情,勇敢走出家門吧!掙脫心靈的枷鎖!加入學習瑜珈行列,相信是不錯的選擇。
相信,就有力量!
PS.按標題自動連結:防護機制之我見!
福音山莊>>南港
-
二月
我又走了一趟福音山莊登山口是雙北交界處路口有不歡迎的貼紙我們低調地走進去就好事實上我也只遇過一次農人是個職場退休種竹筍的為人親切還邀請我六七月竹筍盛產的時候再來一趟可是自從那一次見...
...繼續閱讀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