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前理事長臉書 轉貼
《羅倫佐的油》患者有救 馬偕大突破
•2011-08-12
•中國時報 邱俐穎/台北報導
小腦萎縮症、腎上腺腦白質退化症(ALD)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治療有新突破!台北馬偕小兒遺傳科主任林達雄領導的研究團隊,歷時三年研究,突破基因治療限於局部的障礙,成功在小鼠身上,將治療基因廣泛送達神經系統各部位,可望解決神經退化疾病治療困境。
治療基因可成功送達神經系統各部位,從小鼠的前腦到脊髓末梢都能表現出正常基因,並製造出正常酵素蛋白。
此次研究也找到小腦與脊髓神經退化疾病療法,可望為小腦萎縮症、多發性硬化症帶來治療新契機。
……………………………………………………………………………………………………………
病友張大哥 轉寄
神經退化疾病基因治療有契機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11.08.12 02:49 am
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基因治療,有了新契機。馬偕醫院研究團隊把正常基因送到中樞神經的神經軸突聚集處,延長罹病老鼠壽命,並延緩退化速度,此動物實驗結果刊登於國際著名期刊「分子遺傳與代謝」,並獲選為八月封面故事。
馬偕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林達雄說,過去以基因治療腦白質退化症,都是把正常基因送到局部,很難在神經系統內達到全面治療效果,尼曼匹克氏症、黏多醣儲積症等腦白質退化症相關疾病的國外研究、人體試驗,都遭遇此瓶頸。
馬偕醫院突破障礙,成功地把治療基因送到神經軸突聚集處,即神經較集中的位置,透過神經送達神經系統各部位,從前腦到脊髓末稍,都表現出植入的正常基因及蛋白。
林達雄說,研究利用神經軸突傳導神經信息物質至遠端神經元的特性,並以腺病毒為載體,攜帶正常基因。他比喻,就像把貨送到運輸樞紐台北火車站,透過台鐵、高鐵等運輸系統,分送出去。馬偕團隊以小老鼠進行實驗,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老鼠,治療前只能活30、4 天,治療後壽命多了一倍。以人類壽命換算,過去只能活到10多歲,治療後可活到30多歲。
不過,林達雄坦言,現階段突破僅限於中樞神經系統,周邊神經系統部分仍待解決,才能改善肢體萎縮等問題。
【2011/08/12 聯合報】
全文網址: 神經退化疾病基因治療有契機 | 健康天地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521448.shtml#ixzz1UlokGQeY
福音山莊>>南港
-
二月
我又走了一趟福音山莊登山口是雙北交界處路口有不歡迎的貼紙我們低調地走進去就好事實上我也只遇過一次農人是個職場退休種竹筍的為人親切還邀請我六七月竹筍盛產的時候再來一趟可是自從那一次見...
...繼續閱讀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