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

走春

科學園區的櫻木花道入寶山不能空手回北埔的客家菜便宜又實在美麗島站真是美麗
高捷殘障電梯比北捷優
城市光廊悠閒咖啡座中央公園站瀑布電扶梯開車走春:年初一妹開車載我們去走春,玻工館、竹科賞山櫻,寶山水庫水位下降,這幾天大雨旱象應有解除吧?!北埔吃客家菜,買要回娘家的伴手禮,那家有名的蕃薯餅、芋仔餅、柿餅。

初二娘家:決定還是隱瞞病情,過年怕老人家擔心,只是小王子過年,身體一年不如一年,還能保持下去嗎?我也沒把握,所幸這次沒有跌倒,我想不平衡,別人也看不太出來,只有一次王妃的哥哥剛進門,我從沙發起身腿軟,身形有點東倒西歪,他說:你身體不舒服嗎?前幾天和資深病友通話,她告訴我,當初她發病幾年後,終於提起勇氣,告訴夫家她也得病了,ㄧ時才如釋重負……

初四打狗:自己從屏東搭台鐵去高雄,活動範圍車站前,以往不是去老同事小雞的六合路友人阿賓家泡茶,就是城市光廊喝咖啡,三個男人天南地北聊天。今年還是如同過去十餘年的儀式般,只是阿賓在忙,我們就沒去六合夜市。我先到車站前摩斯用午餐,接著沿路邊走邊逛,意外發現美麗島站,下去拍了幾張光之穹頂。小雞來電,說他也在站內,我們約一號出口,但是我指的是殘障電梯,他說的是手扶梯,後來在路面出口才碰面……他陪著我緩慢走去高雄木瓜牛奶,之後又到城市光廊,坐在戶外露天咖啡座,發現身穿大衣實在太熱,抬頭一看藍天白雲,當時天氣好得讓人忌妒。最後從中央公園站搭高捷二站,到車站換台鐵回屏東。感謝小雞老是買單!

對我來說,又完成ㄧ次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PS.按標題自動連結:去年 開春 佛光山

轉貼 縱貫線與五月天

縱貫線與五月天
【聯合報╱詹偉雄】
2010.02.18 03:45 am

演唱會的「現場性」,是它的核心特質:歌手真摯的表演、觀眾毫不含糊的互動、絢爛的燈光,以及深具撞擊力的音響效果,這些都是單調與例行化都市生活中的「意外」,是體驗經濟的魅力所在。

但是,並不是每場演唱會都一樣,不同的歌手其實創造著不同的演唱會,譬如「縱貫線」與「五月天」。

中年歌迷與學生粉絲

「縱貫線」是由老生代音樂人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與現役的張震嶽所組成的臨時四人團,他們於前年相約,進行一年巡迴演出並嘗試共同創作。「五月天」則是由四位師大附中同學發起的搖滾樂團,團名取自當時貝司手瑪莎的BBS網路暱稱「mayday」(無線電通話時的「求救」之意),自一九九七年三月組團以來人氣便扶搖直上,有「台灣天團」之稱。

我在「縱貫線」(終站演唱會)與「五月天」(DNA創造演唱會)各自網路開賣的第一分鐘,便買到了票,半日後再到網路上看:兩場「縱貫線」的售票慢條斯理,而三場「五月天」則已秒殺賣光(隨後加開一場)。進了小巨蛋,兩團觀眾迥然不同:「縱貫線」歌迷中年人占大宗,而雖然「五月天」的成員們都已卅好幾(最年輕的瑪莎也已卅二歲),但滿場粉絲明顯以學生青年為主力。由現場觀眾與歌手的互動也可看出:「五月天」粉絲聲嘶力竭投入,而「縱貫線」的歌迷則是熱情但自制。

論音樂,「縱貫線」編曲由李宗盛的馬來西亞老友周國儀(Mac Chew)擔綱,聲線立體而華麗,羅大佑的〈皇后大道東〉一曲與四人合作的〈亡命之徒〉好聽至極;「五月天」這邊,整場專攻節奏,電吉他刷了再刷,配器也許單調一些,但電氣音牆自然造就出某種悲劇感,當阿信唱著〈放肆〉裡的「哥倫布只要有一顆星光,就膽敢橫越大西洋,我還有一把吉他,我還有一群死黨,為什麼還不大聲唱……」之時,我身邊的年輕人早已熱淚盈眶。

時光隧道與熱情祭典

「縱貫線」的中年歌迷,來到現場彷彿進入時光隧道,他們要聽的是「昔日的歌」,為滄海桑田的現在連結上(聽羅大佑、李宗盛歌時的)昨日青春,當年那曾經占滿生命全部的歌(例如〈野百合也有春天〉)如今雖不再刻骨銘心,卻擁有一種透過「時間」渲染的審美悸動。「五月天」的青年粉絲則把演唱會當成一場神聖的祭典,他們共同唱著阿信要他們唱的歌詞,可看出從彼此間得到的溫暖和從樂團那兒得到的一樣多,一次又一次的安可讓演唱會的結束變得困難無比;相較之下,「縱貫線」的一次安可之後,所有觀眾便都起身———人生經驗提醒:該散場就應散場如儀,何況還有許多事得先準備、待料裡。

「五月天」演唱會不只是一場體驗經濟,它還是一場「青年認同」的熱血洗禮:在這段尷尬歲月裡,成人世界冰冷、功利、威權的規則正像怪手一樣伸進我們的世界,「唯搖滾得以反抗」、「唯快感得以同盟」:「每個孤單天亮,我都一個人唱,默默的讓這旋律,和我心交響;就算會有一天,沒人與我合唱,至少在我的心中,還有個尚未崩壞的地方…」,「五月天」正是和我們一齊探索不確定明天的友伴。

兩場音樂會似乎說了一個故事:若你在年輕時不聽搖滾,便是沒有良心;而若你在中年時還聽搖滾,便似缺乏腦袋。這曾是蕭伯納描述「左派」的話,換成「搖滾」,仍有七分貼切。(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2010/02/18 聯合報】@ http://udn.com/

PS.按標題自動連結:新聞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