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紀念館,三樓逸仙畫廊,五月美展的入口處

在畫展會場看到復興同學(雖然不同班,也不認識,但是在臉書認識的),我們初次見面,但是很有話聊!
面對鏡頭,畫中的小孩在偷窺歐!

同學得了“小腦萎縮症”,看完五月美展之後,又到二樓看臺陽美展,偷偷拍了這張全身照,他必須倚靠四輪手扶車行走,路上有一點小小的顛頗,都會寸步難行!

與同學走到大廳,請舉著牌子的工作人員幫忙拍照,他說不方便,我就自己自拍。
國父紀念館只有後方有斜坡道,我們繞了一圈才走到那裡,天氣真是好!我就想說陪他走走!我們一起去搭捷運,升降電梯換了又換,我才知道,這些設施有多重要,也發現到有一些不方便之處!
出了中山捷運站,來到一家星巴克咖啡,我提議休息一下,喝個咖啡,聊一聊,美麗的下午茶時光!
離開星巴克,繼續陪他走到榮星花園,他家住那附近。這段路不長,但是對他而言,卻要花上多兩倍的時間才能回到家,他說,台北的無障礙設施已經做的很好了,但是今天走在他旁邊,我發現無障礙設施還是做的不盡理想。他說離開台北市之後,無障礙設施就更慘,我相信!
今晚的月亮,很亮,很圓,跟我在大陸看的是一樣的月亮!心情卻大不同,台灣,我的出生地,我的家鄉!

在畫展會場看到復興同學(雖然不同班,也不認識,但是在

面對鏡頭,畫中的小孩在偷窺歐!

同學得了“小腦萎縮症”,看完五月美展之後,又到二樓看

與同學走到大廳,請舉著牌子的工作人員幫忙拍照,他說不
國父紀念館只有後方有斜坡道,我們繞了一圈才走到那裡,
出了中山捷運站,來到一家星巴克咖啡,我提議休息一下,


…………………………………………………………………………………………………………
我大學時代的恩師:林前院長,目前母系專任教授,同時擔任五月畫會秘書長,他在臉書上發佈,這次聯展是他主辦……
2012台灣五月美展(56週年紀念展)
時間: 5月5日--5月13日
地點: 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逸仙畫廊(3F)
揭幕式: 5月5日 下午3時
歡迎大駕光臨指教 . 揭幕式贈送精美大畫冊
2012台灣五月美展(56週年紀念展)
時間: 5月5日--5月13日
地點: 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逸仙畫廊(3F)
揭幕式: 5月5日 下午3時
歡迎大駕光臨指教 . 揭幕式贈送精美大畫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五月畫會是台灣畫家劉國松在1957年與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校友一同組成的畫家協會,也是台灣藝術史上重要的畫會之一。影響了台灣藝術從古典的靜物保守風格轉為現代藝術風格。畫會之所以取名為「五月」,據知是得自巴黎「五月沙龍」的靈感。
五月畫會的創辦人有劉國松、郭豫倫、郭東榮、李芳枝等人,1957年5月之後加入顧福生、黃顯輝、莊喆、李元亨、謝里法、韓湘寧、胡奇中、鴻鍾睿、陳景容、鄭瓊娟、廖繼春、孫多慈、楊英風、陳庭詩等畫家,並開始固定在每年五月舉辦畫展(第一次展出是在台北市中山堂)。在1960年代,五月畫會以大膽的畫風、主張自由的繪畫題材、概念、繪畫方式等成為台灣現代繪畫的前衛團體,當時僅有另一個組織「東方畫會」能與之比擬。
1960年代後,五月畫會的成員大多出國留學、旅居海外,原先團體展出的方式逐漸變為成員的個展。1974年後,五月畫會活動漸少。1991年,五月畫會開始重新組織台灣各大學美術系畢業生等舉辦畫展。
五月畫會的創辦人有劉國松、郭豫倫、郭東榮、李芳枝等人,1957年5月之後加入顧福生、黃顯輝、莊喆、李元亨、謝里法、韓湘寧、胡奇中、鴻鍾睿、陳景容、鄭瓊娟、廖繼春、孫多慈、楊英風、陳庭詩等畫家,並開始固定在每年五月舉辦畫展(第一次展出是在台北市中山堂)。在1960年代,五月畫會以大膽的畫風、主張自由的繪畫題材、概念、繪畫方式等成為台灣現代繪畫的前衛團體,當時僅有另一個組織「東方畫會」能與之比擬。
1960年代後,五月畫會的成員大多出國留學、旅居海外,原先團體展出的方式逐漸變為成員的個展。1974年後,五月畫會活動漸少。1991年,五月畫會開始重新組織台灣各大學美術系畢業生等舉辦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