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年,港澳面臨回歸問題,感覺處處人心浮動;葡京賭場附近,則是紙醉金迷的氣氛,有一些打扮時髦的“站壁仔”(看起來是來掏金的北姑或俄羅斯金絲貓)。
十五年後“站壁仔”卻變成自己和病友,為了平衡或休息,走到哪兒先找椅子,找不到座椅,先靠牆壁或抓住欄杆、燈柱等。
這回雖沒到葡京附近區域,發現街上異常冷清,導遊表示“日理萬機”的胡主席要來視察,所以中國有管制赴澳門旅客人數,回台隔日看新聞,應該是慶祝回歸十週年。
提到澳門,憶起多年前,台灣興起葡式蛋韃熱……某日一名廣告業務發給同仁,一人一顆蛋塔(外型看起和傳統蛋塔沒多大差別,只是更油油亮亮、焦焦的、充滿奶香的表皮),強調大排長龍,還要預定,好不容易才到手,慎重的表情,特別交代趁熱吃。
自從那次以後,彷彿一夕間,到處都是“葡式蛋韃”專賣店、餐廳,就連所有的麵包店、豆漿店也都要賣葡式蛋韃。安德魯、瑪嘉烈的婚姻、競爭故事,經新聞的報導,似乎人盡皆知……
好景不常,退潮比想像中快,但我個人還蠻愛吃的。到澳門二次,都沒機會吃到當地的葡式蛋韃。前幾天在台北經過聖娜多堡,門口就有賣,五個一百元……順手外帶一盒,一回家就配茶吃,馬上幹掉三顆!
PS.按標題自動連結:第一次去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