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 童 年
我的童年來自台南眷村,那裡有好多兒時的記憶,也許是我即將老去,對小時發生的點點滴滴,印象特別深刻,永難忘懷。
算算時間也有五十年了!五十年,好長的一段時間啊,足足有半個世紀呢!
那時眷村的小伙子都是跟隨蔣介石征戰大江南北的戰士,到了台南,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確保飛機能順利的起降,因此,大部分的戰士都駐守在台南機場附近的眷村,住的是半磚瓦的房子,下面一半是磚頭的,上面一半是黃泥裹稻草。服務的戰士來自大陸天南地北,有愛吃狗肉的老廣,愛談戀愛的東北人,愛吃麵條的陜西人,河南人,山東人,安徽人…..當時眷村流行謝雷唱的「苦酒滿杯」,部分內容反映了官兵對現實的不滿和無奈。當時最普遍的家庭代工就是糊火柴盒,不管大人或小孩,都投入這個行業,弄得人人雙手手指都是藍色的(因火柴盒是藍色的)。
當時村裡大部分的村民都信奉天主教,原因有二,第一,村裡只有一個教堂,村民別無選擇,第二,教堂不定時抽舊衣,發黃油和脫脂奶粉,以賄賂人心,以現在人的眼光,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不過在五十年前,尤其是在物資極度缺乏的年代,這些都是可以立刻「收買人心」的物品,每次抽完舊衣後,就看到許多小孩穿著不合身的寬大衣物出現,黃油炒飯比豬油炒飯更香,更能吸引全家人的胃口,不僅本家,連鄰家小孩聞到香味,也會流出饞饞的口水,至於脫脂奶粉,雖然已經結塊,還是許多孕婦及小孩營養的來源。
當時教堂的神父騎著全村唯一的一台摩托車,在震耳欲聾的引擎聲中,圍觀的小朋友都摀起雙耳,彷彿車子隨時會爆炸一般,真是「上帝也瘋狂。」
當時全村未婚村民中,男的是各個「英俊瀟灑」,女的是人人「含情脈脈」沒人聽過什麼是「膽固醇」,因全村沒有一個胖子。
一到夜晚,大家紛紛搬出涼椅,在院子裡乘涼,順便高談闊論「隔壁的李家…對面的陳家…」,在今日水泥叢林般老死不相往來的公寓生態中,眷村的種種生活,更增添了我兒時珍貴的回憶。
PS.按標題自動連結:張大哥來信!
福音山莊>>南港
-
二月
我又走了一趟福音山莊登山口是雙北交界處路口有不歡迎的貼紙我們低調地走進去就好事實上我也只遇過一次農人是個職場退休種竹筍的為人親切還邀請我六七月竹筍盛產的時候再來一趟可是自從那一次見...
...繼續閱讀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