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轉貼 學走路練發聲 小腦萎縮患譜樂章

學走路練發聲 小腦萎縮患譜樂章
華視 更新日期:"2009/03/02 15:27"

一群小腦萎縮症病患,走起路來搖搖擺擺,也沒有辦法好好說話,還好在義工和藝人坣娜的幫助下,病友勤練發聲努力做瑜伽,從此改變命運。

這是日本電視劇一公升的眼淚,14歲的女主角因走路跌才發現罹患了小腦萎縮症,生命在短短十年間快速凋零。在台灣,也有這樣的一群病友。你可能不知道,這麼簡單的對話,對她們來說,卻是有口難開。這些病友,像小朋友牙牙學語,努力k歌,就是為了延緩喉嚨肌肉的萎縮。

兩年了,病友們拖著身體,一步一步爬上五樓的瑜伽教室,他們從最基本的呼吸開始,一個動作、一個動作跟著坣娜慢慢練習,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僵硬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記者 陳香蘭 張書銘 報導)

PS.按標題自動連結:昨日,錢櫃!

三位病友之家

來自不同地區的老中青三位企鵝病友,今日入厝儀式大家鬥陣來鬧熱,主人之一病友金枝姐教外勞煮飯,從樓上摔下變成熊貓眼,親眼見到,比聽說的還嚴重,希望她早日康復……

病友楊大姊稍來PPT,我不知道怎放入部落格?只好土法煉鋼,從相本中節錄製成幻燈秀。

PS.按標題自動連結:金枝姐金水啦!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坣咖啡

看到
在西門捷運站出口
紅樓廣場戶外雕塑
三隻小牛牛轉錢坤

拜讀
格友孔雀魚新文章
介紹門口異國風情
越南風味小吃攤商

無緣
離家近散步行可至
昨晚去找今午又去
二度碰壁暫停營業

士林
和太太去坣娜的店
點了法式越南咖啡
先苦後甜濃郁香醇

PS.按標題自動連結:坣瑜珈公益班回士林!

共匪都是你不好

1972年KUSO反共兒歌-共匪都是你不好上傳者寫的: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還真的蠻KUSO與諷刺。再次回味,笑到肚子痛。另外,不要將這個狹隘成政治化,因為他確確實實陪伴你度過那段風雨飄搖反共抗俄的童年時光。

=============================

歌詞

誰要是破壞了樹上的鳥窩 小朋友們心裡一定很難過
人民公社拆散了無數的家庭 小朋友們想想這是誰的錯
共匪呀共匪 共匪呀共匪 都是你的錯

誰要是餓壞了一隻小鳥 小朋友們心裡一定很煩惱
人民公社餓壞了無數的同胞 小朋友們想想這是誰不好
共匪呀共匪 共匪呀共匪 都是你不好

=============================

哈~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呀!據說這張唱片是“亮叔叔還是小亮哥?”節目的歌。啊~美麗的寶島、人間的天堂,這正是最荒謬的時代,最諷刺的兒歌......另值得注意是:當年兒童的口音,怎麼這麼“台灣國語”?聽“共匪”唱成“共肥”,呵~真古錐!

PS.按標題自動連結:中華民國千秋萬世直到永遠!

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

轉貼 失業爸 罕病兒 等紓困

失業爸 罕病兒 等紓困
罕見疾病家庭失業補助計畫,募集500萬捐款,失業罕病家庭可提出申請。【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我現在走路愈來愈不穩,想要工作卻摔斷手,現在連弟弟都失業了。我只希望可以自食其力,安心地和媽媽、兒子住在一起,但這心願卻很難實現!」「沒有收入,卻還得付孩子早療的差額、健保費,我們真的負擔不起啊!」

景氣跌落谷底,失業率屢攀新高,不僅一般家庭受創,罕見疾病患者的家庭也遭波及,使得原本已相當弱勢的他們,生活更加困苦,無力照顧罕病家屬。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統計發現,去年因主要經濟提供者經濟不穩定或長期失業而向該基金會求援的個案,比前年暴增兩成以上,情況相當嚴重。

罕病基金會除緊急推出「罕見疾病家庭失業補助計畫」外,也籲請社會大眾伸出援手,協助這些罕病家庭走出困境,讓罕病患者有機會繼續活下去。基金會副董事長曾敏傑更希望企業能優先提供罕病家屬就業機會。

曾敏傑說,國內約有5千名罕見病患,若以目前5.03%失業率計算,約有250個罕病家庭陷入失業帶來的經濟困境。生下染色體異常孩子的「罕病爸爸」阿龍紅著眼說,他是個木工,每天辛苦工作,賺的錢卻不多,不久前卻被老闆突然解雇,生活立即出了問題,每天想到兒子龐大的醫藥費,就難過得直掉淚。

阿寶是俗稱「小腦萎縮症」的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患者,原本從事保險業務,5年前發病後,吞嚥一天天困難,只要講話講久一點,就容易被口水嗆到,很難再和客戶解說產品,只好無奈放棄收入穩定的工作。

這幾年來,她曾到農場工作,但穿上厚重的雨衣、雨鞋後,原本步伐已不穩的她動不動就跌倒。轉行去送羊奶,也在騎機車送羊奶時摔倒,縫了十幾針。不認命的她後來應徵飯店房務員,上班才幾天就不小心從樓梯上滾下來,摔斷左手,只好回家吃自己。

面對愈來愈多經濟出問題的罕病病患及其家屬,罕病基金會希望能透過這次「搶救罕病家庭大作戰」,募集5百萬元捐款,為這些家庭紓困。只要是去年元月起面臨失業的罕病家庭,都可提出申請,但每戶每年以一次為限。

【2009-02-27/聯合晚報/A7版/焦點】

轉貼 好怕不能唱…張學友求助命理師

張學友的倒嗓問題,曾讓他擔心再也不能唱了。照片/TVBS提供

好怕不能唱…張學友求助命理師
【聯合報╱記者江祥綾/台北報導】
2009.02.28 04:00 am

張學友的「歌神」招牌壓力好沉重!之前因為鼻炎宿疾導致倒嗓,讓他對歌唱生涯可能面臨結束的問題,而擔心不已。張學友坦言,之前甚至找上耳鼻喉科和命理師幫忙,就怕有天再不能唱了。

日前張學友來台參加「沈春華life show」節目受訪,主持人沈春華邀請他現場唱段「在你身邊」,張學友連試三次都唱不上去,就連助理也急忙上前遞水,最後張學友仍抱歉說:「我沒辦法唱。」最後改成清唱,才化解尷尬。

事後張學友解釋唱不上去是因為攝影棚空氣太乾,加上訪談節目說太多話的原因,但張學友之後接受TVBS「101高峰會」節目專訪時則坦言之前因為倒嗓問題,曾找過耳鼻喉科醫師和命理師。耳鼻喉科醫師解決了他鼻水倒流問題後,命理師竟說他以後不能唱了,但張學友也說,了解倒嗓原因並解決後,心理上壓力也已經克服,日後只要多休息就好。

談到8歲女兒,張學友自認女兒音準和歌聲都唱得比他好,甚至還會討論其他歌手歌聲,和張學友討論的模樣儼然就像小小評審。他笑說:「知道她不會走這條路後比較放心,因為這條路太辛苦了。」

【2009/02/28 聯合報】@ http://udn.com/

思念:張學友
詞曲:羅大佑

蕭瑟的風雨中妳走在我身旁
陪我穿過那深深黑夜微微的光
陌生的路途中點燃我的心房
妳臉上羞澀泛起紅紅的光

蕭瑟的風雨中等待我的心情
像有無限的纏綿飄過窗前的雲
揮灑妳的笑容 揮手一擺
溶解我昨夜已悄悄凝固的冰冷的心

世人都知曉那人情猶如曇花隱現
瀟灑的攀附在紅塵的表面
翻雲覆雨的閃爍的面孔飄忽之間
我看到依然是原來的妳溫柔的臉

蕭瑟的風雨中凝視我的雙眼
看我昨日的憂愁飄去越來越遠
揮灑妳的笑容 回身一轉
別了我年少的煩惱寂寞與過眼雲煙


PS.按標題自動連結:2007/03/09東森影劇中心/綜合報導 張學友父親小腦萎縮、器官退化因病逝世!

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故鄉

故鄉

詞曲:羅大佑
原唱:羅大佑
翻唱:施文彬

春風微微 親像阮愛人的紅唇
無看起著漂 少年心頭一只船
三更半夜起來看埋誰在思念中
月娘光光 月娘光光 照著阮的故鄉

火車走過的田邊 伊早種蕃薯
行過碰孔行到現在變化的都市
誰人看見蕃薯土地 囝子這大宂
月娘彎彎 月娘彎彎 顧到無眠的人

故鄉那是故鄉 按怎看攏同款
原那故鄉也是故鄉
無論按怎攏 MADE IN TAIWAN
風刮日晒無怨嘆 命運才會順
(火車走過碰孔后 天清的時陣)
不管你是為叨來 攏同坐一只船
不管你是對叨去 攏同坐一只船


竹籬笆內的春天–新竹眷村博物館

遍尋不到羅大佑在“新樂園”合輯的“故鄉”影音版或音樂檔,只找到施文彬翻唱版,無魚蝦也好,至少施的唱腔清晰,比羅咬字含糊不清,來得好多了……

台灣特有的眷村在王偉忠製作電視劇“光陰的故事”、舞台劇“寶島一村”演繹下,似乎已經成為懷舊顯學:文化考古學。

PS.按標題自動連結:光陰的故事!

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中醫內科

我想寫一篇關於中西醫的比較,無奈,沒有什麼獨到見解。因為我是病人認識有限,大多人云亦云,或道聽途說而來,謬誤之處甚多,大家姑且看之……

上周去中醫院的中醫內科夜診,為的是鼻病,中醫師問我一句話,他說:「這些用藥對小腦萎縮動作障礙而言,你覺得有幫助嗎?」我想了一下回答醫師說:「我認為沒太大作用,我是分開看這問題,這些藥方對鼻病,確有顯著幫助,對動作……我~沒有感覺耶!」只見醫師眉頭皺一下,溫吞含蓄說:「遺傳基因的問題,本質上,還是難以改變的……」

這位中醫師,就是我最相信的那一型(北醫醫學系出身,研究所念中醫,中西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因此對中西醫藥理,都有研究和涉獵。每次看診後,他說藥方再調整一下,我會特別注意看藥單,都有略微根據我描述的症狀稍加修正,大體上主藥方是不變的,每天三次服用,改善虛寒的體質,鼻病應該還是沒有斷根,倒是明顯改善我多年宿疾:鼻涕倒流和鼻塞。

記得聽過有人演講說:「醫術是給醫師專研的,我們要瞭解是醫理!」我認為有幾分道理,特此記載。

基於先內而外的原則,我不再貿然去看中醫針灸科,除非中醫內科醫師說有必要轉診再去……

中醫不是王道,中醫不是治本(至少脊髓小腦萎縮症,沒看到中醫的見解),西醫也不是只治標,如何標本兼顧?有賴醫界的共同努力,我相信樂觀期待還是值得。

格友老郎和香菇老師說的:神經內科新藥沒有研發出來之前,復健之路似乎是接替唯一的道路。格友lu妹回應的話很有道理,放棄的才是絕症,不放棄,永遠有希望!!

PS.按標題自動連結:針灸!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皮膚科

本來是不想看的,我認為小事ㄧ樁。

王妃說:小白斑不看,到時候變成黑白郎君,你就知道嚴重!黑白郎君?想起過世的大律師,和八十幾歲神經權威教授,都是臉上白白的一塊,黑白分明,我不知道那是麼病?

這輩子第一次踏進教學醫院的皮膚科和美容健檢中心!

位於精華區的頂樓,比起其他樓層的簡約風格,美容健檢中心內部裝潢果然豪華,感覺是貴婦常來的地方,一眼看到幾位珠光寶氣的女病患。

我在樓下復健後,搭電梯上樓,門診表剛過一號,一下護士叫我進去診間,開門眼前一位白袍女醫師,哇~超級大美女啊!我認為她的容貌當模特兒都綽綽有餘!

美女醫師問:你怎麼了?我指著臉上兩塊白斑說:不痛不癢,悄悄異常出現二個月了,質感好像有點粗粗的……

她說:我看起來還好,防曬要注意……我質疑:防曬?她說:曬到太陽的皮膚比較黑,曬不到的比較白。我問:是指要出門塗乳液?她說:嗯,不是黴菌感染,白斑不會擴大……
她說:還有其他問題嗎?我答:沒有了,謝謝醫師!

PS.按標題自動連結:今天都在看病!

轉貼 「喬」骨頭擺脫病痛?整脊5問

「喬」骨頭擺脫病痛?整脊5問

不需開刀、不用吃藥,「喬」骨頭就能擺脫病痛,「整脊」這種另類療法你應該嘗試嗎?如何安全整脊?

文.謝曉雲  攝影.陳德信

2009/02 康健雜誌 123期

在輔助及另類療法之中,一般通稱的「整脊」,醫學上稱為脊骨矯治(spinal manual therapy)、脊骨神經學(Chiropractic)等,是目前最蓬勃發展,且最多人使用的治療方法之一。歐美、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數十個國家均有專業、由國家認證的整脊人員為病人治療各種骨骼、肌肉、神經系統疾病。根據統計,美國一年大約有超過2000萬人利用「整脊」來解決疼痛不適。

然而在台灣,「整脊」經常和傳統民俗療法的整骨、推拿整復等混淆,且不時傳出因為推拿、整脊而造成中風、骨折,甚至四肢癱瘓,令人質疑整脊的安全性。

當身體出現痠痛時,除了上骨科、復健科尋求治療,值不值得嘗試整脊?

Q1整脊和骨科、復健科的治療有何不同?

西醫的骨科主要以藥物、手術治療骨骼、關節、肌肉問題,而復健科則以物理治療,如冷或熱敷、紅外線、超音波、牽引、運動治療等為主。

至於整脊著重的是「身體結構失衡」,也就是因為骨骼、關節錯位,或肌肉不平衡引起的疾病,如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脊椎滑脫等,不採取吃藥、打針、手術等方法,而是藉由治療者的手去調整、矯正偏移、不平衡的骨骼關節肌肉,使身體恢復無痛且最大的活動度。

本身為復健科醫師,台灣脊骨矯治醫學會理事長汪作良發現,傳統西醫對許多脊椎疾病的療效有限,吃藥、熱敷、電療等無法解決身體結構失衡而產生的病痛問題,因此,十年前他赴美學習脊椎醫學,並取得美國南加州健康科學大學脊骨神經醫學院博士,回國之後,以手法矯治病人錯位的骨骼關節肌肉。

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認為,整脊確實能發揮目前復健醫學物理治療做不到的部份,例如脊椎錯位,物理治療的脊椎牽引或腰椎牽引只能恢復到一定程度,並無法更精細將骨骼調整回到正常位置。復健之後,疼痛不適雖獲得緩解,但骨骼錯位的情況可能還是存在,必須持續運動,避免惡化或復發。

Q2整脊對哪些疾病治療效果最好?

坊間有些整脊治療誇大療效,宣稱氣喘、過敏性鼻炎、失眠、胃腸道等諸多疾病都可藉由整脊治癒。而國外曾有一些研究質疑整脊的療效,認為幾乎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證實,整脊可以治療背痛、頸部疼痛、氣喘、過敏、頭痛等問題。

整脊究竟有沒有效,主要視病痛是否因為身體結構失衡引起,例如因為骨骼關節錯位引起疼痛,利用手法矯治回復正常位置,排除神經壓迫情況,病痛自然解除。

目前,整脊只對於神經骨骼肌肉系統,如急性頸痛(像落枕)、急性下背痛、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急慢性腰扭傷等問題,有比較好的療效。至於其他如呼吸、循環、消化等系統的內科疾病,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明整脊的效益。

而是否即早治療,也會影響整脊的效果,如果發生半個月以內就接受治療,效果會比變成慢性疼痛後再治療要好。

此外,調整生活型態和運動才能促進疾病復原。治療效果一半靠自己,絕非只靠「喬」骨頭,就能永遠擺脫病痛之苦。

汪作良醫師指出,身體具有自我療癒能力,醫生利用手法將身體結構調正,只是幫助啟動身體的自我療癒系統,接下來,病人需要調整不良的生活型態、姿勢習慣,並配合運動,才有令人滿意的治療成效。所以,病人第一次來看診,他除了診斷、矯正治療外,一定教病人運動,複診時,要病人做一次給他看,確保病人做得正確,並一再叮嚀回家要持續運動。

如果不運動、不改變不良習慣,即使以整脊將骨骼肌肉調正了,一段時間之後,結構又會錯位,疼痛又回來了。

Q3整脊到底安不安全?

未經正確診斷,且不當扭轉、調整脊椎骨骼,可能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如骨折、中風、四肢癱瘓。

只要在醫療專業人員正確診斷,並排除不能接受整脊的情況,如發炎性關節炎、脊椎不穩定、腫瘤等,以安全的手法進行矯正治療,整脊基本上是安全的。

在加拿大領有脊骨神經醫師(Doctor of Chiropractic)執照的黃如玉指出,國外許多實證研究顯示,接受頸椎整脊而中風的機率是100萬分之一到400萬分之一,而接受腰椎整脊的中風機率則更低。

在台灣,許多人並非找專業醫療人員進行整脊,而是尋求民俗療法的推拿、整骨。汪作良指出,不是經過脊骨矯治訓練的醫事專業人員執行整脊,可能因診斷不正確,及矯正手法不安全─施力過大、扭轉幅度過大,都會提高整脊的危險性。

「並不是調整到骨頭作響才有效,」汪作良說,大多數病人都只要調整肌肉,而不需「喬」骨頭,或只是小幅度、小力道、慢慢調整骨頭,就有效了。他認為,坊間許多推拿整復師大力道扭轉病人的骨頭,整得人疼痛唉叫,尤其大幅度扭轉頸部,實在很危險。

而且,安全的整脊應該幾乎不會痛,只有少部份人在接受矯治的3~7天內會有痠痛現象,這是因為經過調整之後,原先在錯誤姿勢下一直沒機會用力的肌肉,現在開始要出力來維持正確姿勢,所以容易疲勞與痠痛,汪作良解釋。

轉貼 如果病的不只是人,而是心

如果病的不只是人,而是心

是媽好不容易將我弄上車的。

我瞥見司機的眉毛微微動了一下。

我想,他在納悶,好手好腳的人為什麼不自己用走的?
一個將近170身長的年輕人竟然要一個年老身高只有150的老婦人連拉帶拖的塞進計程車。

「麻煩你到送他到忠孝西路建新大樓,謝謝。」
把助行器連同我一起放入後座內,母親在車子發動離開家門前婆婆媽媽的叮嚀。

那運將大概以為我是個二十幾歲長不大的奶娃,
他一定打從心底看不起我,一路上他以一種近乎詭異的眼光從後照鏡中注視著我,
那應該就是鄙視吧!

他一直盯著我瞧,我只好努力地轉動不甚靈活的脖子來迴避這種尷尬。

經過遠東百貨之後,他竟然繞道而行!真是太過分了!
他竟然繞遠路,故意坑錢!
到底有沒有良心!我在心底詛咒他!
如果他也嚐嚐這種痛苦,他就不會這麼對待我!

總算到了,真是一趟災難,我費力地將五百塊丟在他的臉上。

他默默地撿起五百元,將錢折好放回我的上衣口袋,把助行器打開架好,把我抱出車外。

當我移動時他竟哭了:
「我老婆也是這種病,也是和你一樣,慢慢的全身都不能動,上星期在台大醫院火化。
以後別走忠孝西路來這裡,那路在整修,癲頗你的身體會更痛,
我不收你的錢,小老弟,你要加油。」

看著計程車漸漸遠去,我明瞭我病的不只是人,還有心。
我們不也常常犯了相同的錯誤嗎?

原來人不只身體會生病,就連心、連想法都會生病,
人生病自己會有所感覺,而主動找醫生治療,
但若心、思想生病時往往不自知,而使的心病愈來愈嚴重,
當病入膏肓時便會覺的世間萬事皆不順,世人皆與他為敵,
上天只幫助他人,卻一再阻礙自己。

古人說:「心病還需心藥醫」開朗、樂觀、關懷則是心病的良藥,
笑遊人間在成長過程中,並無如名字中的「順」一般一帆風順,
但我懂的不開心時,看看山、吹吹風、想想快樂的人、事、物,
睡個一覺早上起床又是新的開始,笑遊人間就是如此一位樂觀的人 ^^,
希望此篇文章能將笑遊人間的樂觀開朗的心帶入所有網友的心,
讓您也能每天笑遊人間 ^^

PS.轉貼病友小潘 轉寄 “如果病的不只是人,而是心” 讀後有所感 與大家分享。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轉貼 坣瑜珈公益班


公益班
tang | 21 元月, 2009 16:59
公益班同學,大家的進步也需要您的鼓勵喔!!
感謝義工:侯先生~他使終帶著微笑在協助病友。
各位親愛的同學,您們都沒有微笑Yell就shin笑的最開心!!
增加大家平衡的動作,看大家的線條都很漂亮了呢!!

迴響
Re: 公益班
winter | 21/01/2009, 17:40
大家沒有微笑是因爲緊張嗎?












哈哈!其實不用啦,笑一笑,動作會做得更好呢!

PS.按標題自動連結:坣瑜珈部落格!

昨天,錢櫃。



影像檔是之前生命力報導記者輔大學妹拍的

PS.按標題自動連結:語言治療!

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二十萬踩點


屎上最自不量力的
部落格踩點活動
就要告一段落
二十萬踩點
預計今明應該會達成

人家台灣真正的部落格人氣天王彎彎
不是我老同學彎彎老師囉
據說也是我們紅外套高中學妹
她的點閱率是破億

破一億唷
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台灣人口二千三百萬而已
不簡單
也許她的一天瀏覽人次
就是我的三年
呵呵

贈書
百萬步的愛
辦法是這樣,計時器人數到達:

170000、180000、190000、(這三本已經送出:米拉、工寮主、黑豬)

199999、200000、200001。(這三本得主可能就是你?我還要向協會買三本,寄發速度會略慢!)

踩到的人,拍照寄來:beatleswangtw@gmail.com 留下E-MAIL。

當然更歡迎格友自個去買,很便宜一本199元愛心價,上網查詢關鍵字:百萬步的愛,多比較幾家賣場!

PS.按標題自動連結:踩點活動之源起!

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

感謝ㄚ珍

祈禱 -- 翁倩玉祈禱
作詞:翁炳榮(翁倩玉之父) 作曲:日本古曲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啊 多少祈禱在心中
讓大家看不到失敗 叫成功永遠在

讓地球忘記了轉動啊 四季少了夏秋冬
讓宇宙關不了天窗 叫太陽不西衝

讓歡喜代替了哀愁啊 微笑不會再害羞
讓時光懂得去倒流 叫青春不開溜

讓貧窮開始去逃亡啊 快樂健康流四方
讓世間找不到黑暗 幸福像花開放

=============================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片名劇情是什麼大概都忘光!突然間想到了片名是《東京假期》(查過應該沒錯),但卻只記得這旋律,祈禱 -- 翁倩玉美妙而永恆的歌聲縈繞在心頭!

感謝人在米國心繫台灣的格友“ㄚ珍”,她參加一個“點燃生命之火”部落格串連公益活動,得到第三名,她請主辦單位將“小火子福袋”寄送給我,一波三折,過了一週後,很高興終於收到,今天台北天氣有著近日少見的和煦陽光,讓人覺得心情喜悅。

感謝ㄚ珍!

PS.按標題自動連結:ㄚ珍好格–簡單生活、簡單愛

轉貼 陳萬宗 武陵楓情

陳萬宗 武陵楓情
Chen Wan-zong Maple in Wuling, 116.5×80cm, 2008

2006年冬季七家灣溪鴛鴦棲地的一段溪灣,因夏、秋颱風的侵襲,造成棲地的地形、食物的擾動,因而未見鴛鴦出現,但溪岸原始的植被、清澈的溪水令人神往。
作者依照在現場做的寫生稿,記錄當下的色彩關係,並輔以攝影記錄完成細節、層次,在有場景、有畫味、有筆觸下完成這幅「武陵楓情」。

活動展覽目的
雪霸國家公園園區內特有的保育物種-台灣櫻花鈎吻鮭,為我國極為珍貴之生物資源,亦為大眾心目中具有代表性的臺灣意象。雪霸國家公園自民國81年7月1日成立以來,持續致力於生態保育及推廣有關保育之整體性理念,不僅僅是對於單一物種本身,而是涵括整體性的生態場域。在生態環境中各個物種之相關性、生物棲地的保護及人文教育等每一面向,均與生態保育工作之進程與成果密切相關。爰此,為展現本處園區內生物物種資源之特性及生態環境之特質,特為規劃辦理「2008年雪霸國家公園:臺灣意象-櫻花鈎吻鮭暨雪霸百景藝術創作」系列活動,期盼透過自然場域與藝術創作之融合對話,以及藝術展覽活動之推廣,使社會大眾能夠接觸並感動於生態藝術之美質,進而能夠支持、投入環境保育之永續工作。

PS.按標題自動連結:參觀萬舅老師畫展!

原作去年在台灣民主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台灣意象展展出
http://www.mdesign.tw/display/taiwan/03artistry/03_09.asp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福氣啦

周潤發經典廣告福氣啦:三洋維士比廣告之老朋友篇福氣個屁:黑手那卡西樂團詞:黑手那卡西 曲:陳柏偉

經濟的大餅頭家吞 台灣的工人攏無春
野生的動物伊孝姑 幕後的英雄是攏無份

我咧 福氣啦 福氣啦 福你一元屁
福氣啦 福氣啦 福你一元毛
福氣啦 福氣啦 福你一元屎
福氣啦 福氣啦 夭壽的頭家賺飽做伊走

台灣錢 淹腳目 失業的工人滿街路
腹肚夭夭目眶紅 囝仔在號大人哭

我咧 福氣啦 福氣啦 福你一元屁
福氣啦 福氣啦 福你一元毛
福氣啦 福氣啦 福你一元屎
福氣啦 福氣啦 鴨霸的頭家歸氣甲伊翻!

我咧 福氣啦 福氣啦 福你一元屁
福氣啦 福氣啦 福你一元毛
福氣啦 福氣啦 福你一元屎
福氣啦 福氣啦 鴨霸的頭家歸氣甲伊翻!

1996 年,關廠事件頻傳,失業率節節升高,福昌、聯福、東菱、東洋等大廠相繼爆發關廠抗爭。
一群由工人與工運組織者組成的樂團「黑手那卡西」,便在抗爭聲浪中成立,成為台灣第一支工運樂團。
當時,某提神飲料正在電視頻頻播放廣告:「勞工是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英雄,福氣啦!」於是,黑手那卡西以勞工集體經驗創作出「福氣個屁」,從街頭戳破政府與資本家的美麗謊言。

PS.按標題自動連結:財源、裁員!

發達了

我的老同學
小胡哥(香港人,台師大設計所畢業,自組工作室)
名字中有個“發”字
所以有時候叫他:發仔、發哥
前幾天他去鼎泰豐吃飯
巧遇國際巨星
周潤發
正港:發仔、發哥
於是他用手機拍下這張
傳給我看
我說祝福你
發仔見發哥~生意一路發

PS.按標題自動連結:師大大師!

復健多少有作用

建議治療時需家屬陪同?只會叫媽媽的阿紫,今天吃餅乾倒是不吵!復健有多少作用?說真的,我不知道,做就對了,只能告訴自己是這樣……

復健超過一年了,上次回診醫師問如何?我說平衡感好一點,至少反應在神經內科教授的評估表分數,有下降幾分(前腳挨後腳跟,竟然可以站十秒鐘不太晃動,當然閉眼還是不行),復健科醫師說:嗯,很好,不要惡化太快,病況維持住就好!

怎知到運動治療區報到,仔細詳讀醫囑,復健病歷年度評估單上頭,多了一個印章和ㄧ條手寫英文病歷文字寫到,建議治療時需家屬陪同?還有治療項目刪減?很訥悶……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日前又去企業醫院桃園分院,神經復健研究所做電療測試,美眉物理治療師兼研究生,這次做腳部的肌力神經電療測試,別的病友大約都二小時,我則做了三小時,我想是我太“厚話”了,因此被“電”比較久,呵呵~這是報應嗎?!此次除車馬費外,還送小型固定式腳踏車一座。

復健治療算是枯燥而固定,但卻積極吧?至少是主動出擊(教授說當作運動也好)!看神經內科是探詢醫師有新的治療方式嗎?以及開藥,雖然被動但是也必要吧!

有人說:都說是絕症,吃藥不會好,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看醫師、吃藥?哇勒,(苦思)我無言……

PS.按標題自動連結:第一次復健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