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昌吉街豬血湯

昌吉街的地標魯肉飯也是香氣逼人原本要去昌吉紅燒饅,外帶大魚卵,但老闆說賣完了,抱著些許失望的心情離去,還好走到斜對面:昌吉街豬血湯,一股湯頭聞飄香撲鼻而來,於是跟著人潮進入,也是很多年沒去消費的店家。

這家豬血湯大大有名,不容挑戰,不須我多言,人氣就是證明。他們的豬血湯號稱紅豆腐湯,據說是五十趴的豬血和五十趴的水混合製成,總之非常滑順入口!古時候這兒是屠宰場,所以豬血新鮮不在話下……

PS.按標題自動連結:昌吉紅燒饅!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沈書田


要不要貼這段新聞影片,我內心著實掙扎許久,直到協會企宣小編放入官網,我則小試牛刀放入臉書,反正它是電視公開播過。

只是觀者心臟要強些,並要多準備些衛生紙,這是沒有浪漫愛情的一公升眼淚,有的只有最真實親情。

結果幾位病友回應都沒哭,我想不是鐵石心腸,而是企鵝必經的過程,終究要坦然面對真相是恐懼和充滿害怕的……無淚、鼻酸,同情心、同理心由然而昇。

PS.按標題自動連結:台視新聞報導沈書田觀後感!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探訪五三

搭高鐵去拜訪台中大雅病友五三(武松),感謝協會中區社工員、志工和老同事牛魔祥的鼎力相助!

武松和惠珍這對賢伉儷(和我及牛同歲數),他們所歷經病痛的試煉,非常人所能想像……近雙十年華的女兒(小腦萎縮帶因未病發,但卻因癌症先走)。面對生命承受的苦難,其實惠珍最有資格悲觀,我從她的侃侃而談,似乎感覺她已走出陰影,堅強的母性,讓她走過這麼多ㄧ關ㄧ關的關卡……

關於武松和惠珍的故事,早期我有轉貼過,建議大家不仿一讀,必然有不同的收穫:

http://beatleswang.blogspot.com/2007/07/135.html

我發現五三家中桌子上夾著一張:玉山勇士證,惠珍說是五三年輕時,登頂玉山的證書。我這才明白,五三兩年前還活躍在部落格時,常提及爬山登百岳?!五三現況因為胃造口,只能吃流質食物,惠珍說只能吃煮很稀的飯和牛奶(灌食)。

惠珍幫他買了一座不便宜的按摩椅,平時他就這麼乖乖坐著……

PS.按標題自動連結:五三部落格!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病友贈畫

在身心障礙會館上課時,病友拿了一張捲折的國畫給我!

她是病友張大哥的妹妹,沒發病前,很喜歡畫水墨,有跟名師學畫,我判斷應該是嶺南派的。

我在臉書上亂哈拉,沒想到她說要送我,真的很感動,她說以後也不能畫了,還說落款寫字會很醜,無奈~企鵝的病情進展,確實會如此……

層次分明,墨分五色,實中有虛,虛中有實……

改天去裱褙,再次感激!

PS.按標題自動連結:病友送的馬克杯!

轉貼 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林杰樑怎麼吃

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林杰樑怎麼吃

林杰樑
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腎臟科系臨床毒物科主任
長庚腎臟科系及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
專長:急慢性腎臟疾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毒物學

生活到處充滿毒害汙染,吃的、喝的、用的,幾乎都難逃毒素汙染,長庚腎臟科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是國內最權威的毒物專家,他從日常生活貫徹防毒之道,真的有一套!
  
出生在嘉義朴子的林杰樑,父親經營中藥行,5個兄弟姊妹中有3個醫生。林杰樑就讀醫學院時罹患腎炎,這場莫名的大病幾乎要了他的命,幸虧靠洗腎救回來,這場病讓林杰樑決定鑽研腎臟,當了腎臟科醫師,看到很多中毒的人要洗腎,他才進一步研究毒物。
  
對毒物越了解,林杰樑越清楚要從生活周遭防毒。關於吃,他非常謹慎,幾乎不外食,由老婆下廚,每天帶便當上班。這一天,他中午帶的便當,就是前一天的晚餐,菜色很簡單:毛豆炒豆皮、半尾煎肉魚、滷肉片一小塊、蔥花煎蛋、水煮綠花椰菜,配上白飯,就是健康營養又便宜的一餐。
  
早餐則是豆漿、饅頭、麥片、白煮蛋等交替選擇,他不鼓勵吃麵包,因為麵包隱藏了太多油脂,甚至有害人體的反式脂肪。林杰樑認為任何種籽油都不錯,他們家用的則是葡萄籽油,平日烹調盡量水煮、清蒸或微波,減少用油量。
  
如何避免食物的毒素?他說:「我們家只吃當令食物。」絲瓜、高麗菜等,都是林家餐桌上常見的好菜。因為當季盛產的蔬果,價格便宜,且較不會有農藥殘留,青菜買回家,一定先用流動的清水浸泡十五分鐘。
  
水果也要徹底清洗,即使像有皮的橘子、香蕉、龍眼、荔枝,都得先洗過再剝皮,柳丁洗過才能切,比較特別的是棗子、蓮霧,林杰樑都是削掉皮才吃。碰到菜價飆漲時,林杰樑會選擇冷凍蔬菜代替。

在食材選擇上,除了吃當令蔬果,林杰樑鼓勵大家多吃當季盛產的小型魚,台灣的鯖魚、花飛魚、四破魚、竹筴魚與秋刀魚都是不錯的選擇。海水魚優於淡水魚,愛吃鮭魚的人,最好擇體型較小的野生鮭,大型深海魚在食物鏈中累積了太多毒素,建議少吃。
  
至於肉類,他只吃雞胸和雞腿不吃皮,豬肉則選擇有CAS標記的優良肉品。
  
不吃生食、不吃內臟、不吃加工醃漬類食物如香腸、炸雞等,少買進口蔬果、少吃帶殼海鮮,多吃蔬果、一周至少吃兩次魚,是他的飲食原則。他的孩子從小跟著吃清淡飲食,炸雞、漢堡、薯條對他們沒有任何吸引力。
  
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人生還有樂趣嗎?林杰樑笑說,生活沒必要過得戰戰兢兢,因為身體有自然的排毒功能,愛吃炸雞、薯條、燒烤的人,一個月吃一次無妨,只要頻率不是太高,身體都可以自然代謝,別怕健康被毒害!

1.避免醃製品、油炸與加工食物。少鹽少糖少油。
2.魚要吃巴掌以下的小型魚,因大魚吃多了小魚,也會在體內累積毒素。盡量吃海魚,不吃魚頭及內臟,每週吃 四兩 。
3.食物以水煮或清蒸烹調,微波爐也可使用,如此食物不會變質,營養流失最少。
4.盡量避免使用釀造醬油,因為少數醬油公司在釀造過程中可能產生黃麴毒素污染。
5.台灣潮濕炎熱,食物容易發霉及產生黃麴毒素,五穀雜糧、麵條、冬粉、中藥需放在冰箱保存,一旦發霉立即丟棄。
6.購買最便宜的當季時蔬,因生長迅速、價格低廉,農人不用也不願多花錢灑農藥。不吃生菜,避免蟲卵細菌寄生。

2011年2月13日 星期日

無價之寶

大學同學柏老師拍的。

二十多年前 西洋美術史課,已故的劉其偉教授上課到一半,通常會一時興起,找同學上去當模特兒,當場製造無價之寶,繪畫起水彩速寫。

據說,背景上課的人群中,有同學已經是系主任兼所長,居然還拍到我傻傻的,在看其老的示範…XD

PS.按標題自動連結:其老是煙槍!

好友來訪

高一二同班同學:梁兄哥,超過四分之一世紀以上,沒見面了吧!年前來電說要來造訪。

原來是高同學牽線,他去採訪ㄧ項書法比賽,巧遇老同學梁兄哥,他女兒也有獲獎,因此略告知他,關於我的近況:一公升病患,告知他我連絡電話!

我腦海中的影像,慢慢倒帶至高一:當初就是受梁兄哥的影響,去教班上水彩課的梅老師家學畫(當年畫室還有公益孫叔叔的女兒,也是同校同屆),梁兄哥目前是一所公立國中美術老師,我們聊了一下午,過去的共同記憶、我的病情、生活瑣事……感謝他送我一盒櫻桃和果凍禮盒。

周日下午接獲(一年沒見面)創意高層:小雞(廣告老同事)來電,說要來我家附近,喝咖啡聊是非,他問我今年過年怎沒去高雄找他?我說王妃不同意我單獨前往。(我行動不便,不平衡感加重)

他已經是廣告獎的評審級創意人,有一本新書寫台灣廣告一百大人物的書,也有寫到他,我說他應該是TOP20才是吧?!The Sound of Silence(Live) - 2003

PS.按標題自動連結:小雞的成名作!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臺一牛奶大王

應該有十幾二十年沒去吃過
印象還停留他是老舊的店家
記得去台大都吃冰或喝果汁
最近受到高同學臉書的影響
台北三大名圓因此愛上湯圓
點了花生芝麻湯圓真是好吃
老店品質有顧不亞於政江號

PS.按標題自動連結:政江號!

昌吉紅燒饅

米粉 算是基本款紅燒饅是湯 和我想像有落差
原以為昌吉街最有名是豬血湯
斜對面還有人氣店昌吉紅燒饅
紅燒饅不是蒲燒饅而是一種湯
肉質湯頭還算鮮美有中藥味道
可惜魚刺太多吃的不是很習慣
下次試試魚卵應該會比較理想

PS.按標題自動連結:三五水餃!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雞絲麵

政江號 一如熟悉親切的老店 以前住附近多年並沒吃過…XD餛飩加蛋雞絲麵藏下面吃完麵 再來碗綜合湯圓 飽足中美珍食神:雞絲麵淵源許久,小時候店裏有賣,用白紙內加一小張油紙,把黃金色如麵線油炸細麵包裝,上面貼上大紅商標紙,寫著雞絲麵,很高雅的外觀。只要冲熱開水,加入油料包,即可食用,好懷念的滋味。是全世界最早的速食麵。

披頭小王子:我最早的雞絲麵印象,是國小時陪父親到板橋江子翠辦事處出差,記得是天寒地凍時節,我們饑腸轆轆,在附近巷弄內覓食許久未果,後來發現一個小攤販,叫了兩碗雞絲麵加蛋,看著老闆迅速的拿起滾燙的水壺,開水沖泡兩碗雞絲麵加蛋,那鮮美的滋味……讓我心頭暖呼呼。

PS.按標題自動連結:政江號!

蚵仔煎

食神的噗:全國蚵仔煎密度最高的夜市,每一攤均很特色,讓人最喜愛的是這攤。

食神是指寧夏夜市,我去吃看看,賴 蚵仔煎,生意超好,不知道有沒有吃錯家?他們位在雙連市場、寧夏夜市轉角,也就是中美珍、阿川蚵仔麵線,再過去幾個店面。

雞蛋蚵仔煎?從小在新竹的夜市吃蚵仔煎,很少看到店家特別強調加雞蛋,而台北的店好像都會特別強調加雞蛋,賴 蚵仔煎,價目表就標明:本店使用土雞蛋……但蚵仔煎怎不如想像大顆數量又多呢?

食神說:beatles,不對,在靠近麻油雞那家,好像叫圓環邊,要大老闆煎的,才上道。

beatles:原來是吃錯家,下次再去找找…XD

廣告老同事汪汪老公說:他們比較喜歡這家…XD

PS.按標題自動連結:阿川蚵仔麵線!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除夕午餐 中美珍

中美珍的訂單 食神老闆用哀鳳拍攝滿桌中美珍產品 和 母親煮食佳肴混搭中美珍臘肉 唯一倖存東坡肉 可惜我們切得不好看泡菜 酸度適中 可口下飯豬腳 嚼勁夠味
中美珍招牌 燒雞當然不可缺除夕當天取貨,小小店面擠滿人潮,許多顧客沒得買(尤其是燒雞),臉上表情帶著些許失望……

幸好我事先有上噗浪,向食神老闆下訂單,拿到後立刻搭高鐵回新竹老家,希望第一時間,帶給家人最到味的一餐!

家人吃中美珍後都很滿意,中餐菜色幾乎一掃而空。

PS.按標題自動連結:中美珍肉脯店!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九如

很久沒去吃九如了
有歷史的外省老店
粽子和餛飩湯套餐
最近年節糕點大賣
店在仁愛圓環附近
其他打著九如名號
不知是分店還幌子

PS.按標題自動連結:五日節的粽子!

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命名很重要

司令的公子娶媳婦,在“自家的活動中心”辦婚宴,有任務編組,比美演習作戰計畫書。拜託唷!同僚“自動”熱心幫忙,又不是在福華請客,何必大驚小怪…XD

連十五年前,冤死的小兵,都翻案成功,名嘴還要逼“卸任部長”道歉,有沒有搞錯?前部長:當年是兇嫌“自動”下跪跟我認罪……

原來ㄧ切都是總部門口這塊招牌的錯,“風水寶地”叫:“曉山青”???

蝦米碗糕?看沒有?真是的,倒著唸!哇哈哈~真是“人在做,天在看”!

PS.按標題自動連結:偷渡客!

逛夜市

李嘉-迺夜市逛夜市,對多數小腦萎縮病友而言,多麼遙不可及的夢想……

至少對我來說,我是這樣的企鵝,雖然現階段還能拄拐行走,夜晚一個人,就不敢任意冒險了……我的白天比夜晚美麗!

事實上常走不動,夜晚或天冷,複視加重、腳步紊亂、肌肉僵硬,看到人潮,怕撞人也怕被撞……無奈,行動不聽使喚,身體不受控制。

夜市也變成“馬上漸漸”少去的禁區。

右邊欄:意見調查,麻煩勾選,台北市內鬧熱的夜市。

PS.按標題自動連結:士林夜市!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三老村

牛筋牛肚木柵地區好吃的老店
記得老闆是韓國華僑
牛肉凍美味口感獨特
豬腳凍也是一絕推薦
唯滷味價格略嫌小貴

PS.按標題自動連結:林東芳牛肉麵!

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理髮記趴兔

年終大掃除,我幫不上忙,只好自理門面,理髮修面去!

特意走過,那家常去的家庭理髮,我的天啊!連續兩天店內滿滿是人,店頭海報寫:過年期間不漲價。我不想等,走向前轉個彎進下一條巷子,步入另一家,四、五年沒進去的理髮店。

只有ㄧ人在等,坐著翻翻報紙,很快的輪到我。

第一次和老闆娘聊天這麼久(通常理髮我不愛講話,深怕頭髮掉入嘴巴內),她說觀察我很久,本以為我愛登山,後來問隔壁修改衣服的店老闆娘,才知道我好像是得了一種病?走路顛顛倒倒、很不平衡的樣子。

既然她問起,因此,我就據實告訴她,未來我的命運,應該是輪椅、臥床……她說你格少年,未來日子還很長……她表示可以感同身受,她母親生病超過五十年,其中有一半日子在養護所臥床,直到半年前八十多歲過世……她是文盲看不懂字,也不會寫字;我說我雖不是文盲,卻也越來越不會寫字,字體模糊,有時自己都無法辨識!

理完後付錢,她算我便宜五十元,哈,感激。幫我穿上大衣,拿拐杖,囑咐小心慢慢走。

勇敢走下去

PS.按標題自動連結:理髮記趴萬!

速食卡馬

噗浪Plurk有個機制叫卡馬Karma ,以前上限是一百,現在已經改成無上限。

有個政論名嘴,說卡馬是因果關係,台灣人是本性尚未確認的動物……刺馬、卡馬傻傻分不清……每次看到有人談到這議題,就想大笑……羊羊~出來面對卡馬!

約翰藍儂有一名曲,John Lennon - Instant Karma 速食卡馬?哈哈~聽看看!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轉貼 研究披頭四 也能拿碩士

研究披頭四 也能拿碩士
中時 更新日期:"2011/01/28 03:06" 潘勛/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潘勛/綜合報導】

英國利物浦霍普大學(Liverpool Hope University)開辦「披頭四:流行音樂與社會」碩士課程,廿六日誕生第一位碩士生。來自加拿大,曾參加加拿大小姐選美晉級決賽的紮哈蘭甘迺迪(Mary-Lu Zahalan-Kennedy)獲頒碩士學位,成為全球第一位研究披頭四拿到碩士學位的人。

利物浦霍普大學這項披頭四碩士課程開辦於二○○九年,主要目的在研究這個傳奇流行樂團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紮哈蘭甘迺迪是第一批十二名全職學生之一,也是取得碩士學位的第一人。在學習之餘,她還客串歌手及演員。她說,這項課程很有挑戰性,她讀得很快樂,課程讓人深入瞭解披頭四音樂對西方文化帶來的衝擊,影響遍及今日生活各個層面。

利物浦霍普大學披頭四碩士學程創辦人兼所長貝肯表示,紮哈蘭甘迺迪取得碩士學位後,已躋身流行音樂菁英專家之列,能提供新穎且有所啟迪的見解。

PS.按標題自動連結:披頭四碩士!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轉貼 俏護士突罹罕病 樂觀喊「活出陽光」

俏護士突罹罕病 樂觀喊「活出陽光」
小腦萎縮坐輪椅 勇敢擔任復健光碟代言人
2011年 01月22日 蘋果日報

【曾雪蒨╱台中報導】今年33歲的林雅娟原是長相甜美、身材曼妙的俏護士,卻遺傳父親的小腦萎縮症基因,在24歲青春年華時發病。但她未被不幸的宿命奪走笑容,大方替病友協會的語言復健光碟當代言人,她說:「我不想演日劇《一公升的眼淚》,雖然我跟女主角一樣罹患小腦萎縮症,但我要活出滿屋子的陽光。」

父親因此病自殺

林雅娟9年前在台中中港澄清醫院擔任護士,有天值班時發現走路不穩,就醫檢查確定罹患小腦萎縮症。發病前一年,她才與大7歲的廚師男友熱戀,工作愛情兩得意,她說:「如果我沒有生病,我是個完美的女人。」
小腦萎縮症是雅娟家的不幸宿命。她的父親因罹此病跳樓自殺,4個姊妹中也有3人發病。她說,一度想跟著父親腳步跳樓自殺,「幸好男友不離不棄,男友姊姊送我小腦萎縮症協會的介紹,讓我接受治療。」此後,她和兩個姊妹一起對抗病魔,正常生活、旅遊,「即使坐著輪椅、扶著牆走,我還是可以享受當下的人生。」

自學做串珠義賣

林雅娟發病隔年辭去工作、自學串珠,作品提供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義賣。去年11月,協會自製病友語言復健光碟,她勇敢站出來擔任代言人,從一個單字,到可以清楚唱出《望春風》。她說,天天在家做一到兩小時語言復健,一個月下來「話變多,連洗澡都不知不覺會哼唱,心情更愉快。」
台中榮總神經內科醫師陳柏霖說,小腦萎縮症的治療仍在臨床試驗,目前還無法治癒。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宋秉文說:「心情要好、就有希望。」鼓勵病友勇敢接受治療。

小腦萎縮症小檔案

★定義:因脊髓及小腦功能失調的症狀;又稱「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症」
★病因:脊髓小腦萎縮症為顯性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父母有一人罹病、子女有50%被遺傳致病的機率
★症狀:初期有步態不穩、平衡感差、口齒不清症狀,後期會無法行走、吞嚥困難、無法說話,最後須長期臥床
★發病年齡:從10多歲青少年到60多歲老人都有;但多數在成年後發病
★治療:只能靠復健延緩病情惡化,無法根治
資料來源:台中榮總神經內科醫師陳柏霖、《蘋果》資料室

PS.按標題自動連結:新聞出處和影像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