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名醫瘋有多扯?名醫中風 門診照樣擠爆!據統計,台灣醫生看診時間平均不到5分鐘,甚至有些「名醫」還不到3分鐘!國人生病時,普遍會打聽哪裡有好醫生,鄰里間甚至還出現「揪團潮」專程去名醫那兒看病。
《遠見雜誌》報導,超過7成民眾生病時有探聽名醫的習慣。然而名醫門診總是大排長龍,許多民眾更發揮「望夫崖」的精神,幾個月前就開始排隊掛號,就為了讓名醫來「欽點」個3分鐘。台灣近年更發生過一件離譜的排隊事件,某位高齡名醫已中風難以執業,但門診依舊大排長龍,看來名醫的魅力真是無法檔!
台灣人為何瘋名醫?名醫之所以能成為名醫,當然是因為經驗豐富、醫術高超,有些名醫的確3分鐘就能問診完畢,而且一樣讓病人回復健康。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台灣更出現了「名醫藝人化」的現象,一些醫術好的醫生,現在也漸漸成為醫藥名嘴。
現任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兼任主治醫師的張之申分析,這些名醫擅長將病症深入淺出,讓病患感覺「如遇知音」,民眾也會認為,「該醫生一定醫術高明,否則不會有那麼多媒體找他!」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名醫就這樣產生了。
台灣平均一天發生近4件醫療糾紛案!根據醫改會統計,台灣一年發生1450件醫療糾紛,這樣算下來,平均一天就發生近4件醫療糾紛案。《遠見》更進一步指出,台灣每20個家庭當中,就有3個成員曾經被醫生誤診!
當然國外情況也沒好到哪裡去,1999年美國科學研究院統計中發現,美國醫療疏失所賠償的金額已達到2,900萬美金(將近10億新台幣)。雖然名醫並不是所有醫療疏失的主要元凶,但幾份針對台灣醫療糾紛的研究皆指出,超過8成的醫療糾紛源自於醫病關係間的溝通不良。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203期6月號、康健雜誌110期、張之申《一定要看名醫嗎?》、自由時報(2008)。
本文由【李世隆醫師】所提供
刊載於KingNet熱心醫師部落格
畫怪獸卡的人。馬祖新村
-
梁文道:「有一種作家,把寫作當成上班,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坐下來寫東西,就算寫不出半行也停在那兒不動。等到下班的時候筆自然就放下來不管了,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了,像村上春樹,就是去跑步。我們常常把創作...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