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張大哥)
原文刊登於2005年12月號讀者文摘. http://www.readersdigest.tw/article/2212
基因變調
這個困擾著我家族的怪病,我要積極與它對抗。By 張忠慶 撰
一九六七年,我還是一個高二學生,父親忽地得了怪病,走路搖晃、動作笨拙、說話含糊不清,像個醉漢。我扶著弱不禁風的父親從台南坐火車到台北的醫院做檢查,事後父親說:「醫生說我得了『小腦萎縮症』,不過你們不要害怕,醫生說此病不會遺傳。」
當時,我沒聽過什麼「小腦萎縮症」,以為他得了類似帕金森症(又譯帕金遜症)的病,但對「此病不會遺傳」的話深信不疑。
過了幾年,年約五十歲的表哥發病,症狀和父親一樣。我開始懷疑此病的遺傳性,因為這麼罕見的疾病,家族中怎麼可能有兩人發病?後來才知道此病的遺傳機率是百分之五十,是典型「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的特徵,因帶病的上一代生育子女時有兩套遺傳基因備用,一套正常,一套不正常,會隨機傳給後代。簡單的說,小腦萎縮症就是:「錯誤的基因」產生「錯誤的密碼」,製造出「有毒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使我們身體內的神經細胞(尤其在小腦及脊髓)提早退化、死亡。
我四十八歲那年,開始走路不穩,上公車時雙腿無力登上階梯;坐飛機時雙臂無力將行李舉起放入儲物櫃。我向一位神經內科醫生請教,在做完「直線測試」(後腳尖挨前腳跟,在一直線上行走)後,發覺我雙腿發抖,無法平順地走完全程。他建議我做更精密的核磁共振檢驗。看過影片後,醫生很明確地下診斷:「你得了小腦萎縮症,這是一種罕見的晚發性遺傳疾病。」我當場呆住了。父親後期因病無法行動而臥病在床,一幕幕悲慘回憶湧上心頭,我為自己描繪出最可怕的未來。
我的感覺只有恐慌。我首先想到我可愛的女兒,她才十八歲,剛考上大學,正是花樣年華,若我早知道這疾病的遺傳性,絕不會冒險拿她做賭注。要告訴她這事情是多麼殘忍的事!父母在不知情下生了我們,知道實情後,誰又願意甘冒百分之五十可能得病的風險,生育後代?
趁著還可以行動,我到大陸安徽家鄉,希望藉由調查該病症在家族中的蔓延情況,多了解自身難卜的命運。這才發現父親的六個兄弟姐妹中,有四人得病,他們的後代,包括我和多個表兄弟姐妹也發病了。在鄉下,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病,更不知道它會遺傳,即使家中同時有兩、三人發病,也認為只是巧合而已。
小腦萎縮症在病者三、四十歲時開始發病,就像一個準時的鬧鐘,時間一到,它就會主動來找你。目前世上尚無藥物或方法可延緩、治療此病。病發進程緩慢但會日益惡化,有些病者從初期步履不穩,到後期骨瘦如柴、手腳僵硬變形,無法行動和說話,吃喝拉撒都要靠人照顧。疾病本身不會威脅生命,病者多因併發症而死亡。
我患病之初,想買一本相關的書籍參考也找不到。近年來藉由媒體的報導,許多奇奇怪怪的遺傳疾病陸續被披露,醫師及大眾都有了警覺。二○○一年,我們病友及家屬共同成立了「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宗旨是呼籲政府及有關單位重視病友的生存權、下一代的篩檢問題,及後續的安養問題,並團結病友,加強宣導,以阻絕疾病的蔓延。
當時病友資料總共不到五十人,因為是遺傳疾病,所以許多素未謀面的病友,在聚會上發現互有親戚關係,在這種場合見面,真不知是喜還是悲。現在希望藉由醫師及專家的參與、研究,能夠早日提出可行方法,終結此一可怕的疾病。
後來,和疾病相關的網站開通了,這要感謝陽明大學的支持。經由網路的傳播,除了台灣以外,我們還連絡到香港及大陸的病友。由於媒體的報導,加上醫生的推薦介紹,目前全台灣的病友會員人數增至三百多人。
希望就像美國一位病友在網路上的留言:「莫愁苦,莫悲傷、救援已經上路了。」
(編按:本文作者為病友協會監事,協會電話:886-2-2314 7035)
PS.按標題自動連結:原文章出處!
目的良善的原木棧道
-
不久前在信義鄉的雙龍瀑布發現附近的棧道用的是鋁門窗材質之後在草嶺也看到鋁質棧道雖然後卡住登山杖(因為這就是鋁門窗的網格)但我立刻覺得潮濕的台灣山林最適合推廣這種不會生鏽也不會腐爛的棧道而不...
...繼續閱讀
1 天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