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遺傳病者欠援手
11月 8日 星期一 03:30 更新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根據沙田威院和瑪麗醫院兩名醫生的監察,本港有二十多人患上三種罕見遺傳疾病,包括可令腦神經細胞退化的「亨丁頓舞蹈症」、影響說話及活動的「小腦萎縮症」,以及可令兒童智障的「苯酮尿症」,但實際有多少人患病,卻因為公立醫院沒檢驗和統計,而不得而知。醫學界人士要求港府作出改善,以免市民患病後得不到適到的治療。
由香港電台製作的《鏗鏘集》將於今日播出香港市民患上「罕見疾病」情況,包括由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神經科醫生梁志明研究的「亨丁頓舞蹈症」和「小腦萎縮症」,他迄今發現各有十多名市民患這兩種罕有遺傳病。
本港醫學界在九○年調查顯示,每一百萬港人便有四個患上「亨丁頓舞蹈症」。患者的腦神經細胞會持續退化,因而影響智力、判斷力和認知力,他們也不能自主動作﹔一般成年患者會在三四十歲時發病,壽命約有十至二十年。「小腦萎縮症」患者的小腦細胞逐漸壞死,影響說話和行動能力。
由瑪麗醫院兒科顧問醫生張壁濤研究的「苯酮尿症」,迄今發現三宗,患者皆是小童,他們體內必須的氨基酸無法成功代謝,以致產生有毒代謝物,造成腦部傷害和智力障礙。患者亦會對食物產生敏感,病發時會出現內臟腫脹、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對於港府目前並無任何機制監察罕見疾病,梁志明醫生說﹕「若病人接受物理治療等,或入住療養院,病情控制會較理想。但現時沒有全面系統界定、檢驗和統計,我們很難計畫服務,亦難以分配資源支援病者,他們只可獨自面對。」張壁濤也指出,港府目前沒有撥出任何資源給醫院去檢驗市民有否患上罕見的疾病。
《鏗鏘集》指,台灣政府四年前已正式界定了一百二十多種罕見疾病,並設《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限制藥商不可因病者人數少而拒絕製藥。另外,初生嬰兒亦會接受先天性代謝異常的罕見病測試。上海醫學界亦已研製出治療苯酮尿症病人必須的特殊奶粉。
《鏗鏘集》編導崔麗容指﹕「眾多罕見遺傳病也無法根治,只能靠藥物控制病情。但由於用藥人數少,很多藥商都不願意引進相關藥物,即使成功引進,價格亦甚高。若沒有政府支援,病者一般都負擔不起沉重的醫藥費。」《鏗鏘集》曾聯絡缳生及食物福利局,但局方以「在這問題上沒有回應」拒絕受訪。
PS.按標題自動連結:香港小腦萎縮症病友《鏗鏘集》影片!
目的良善的原木棧道
-
不久前在信義鄉的雙龍瀑布發現附近的棧道用的是鋁門窗材質之後在草嶺也看到鋁質棧道雖然後卡住登山杖(因為這就是鋁門窗的網格)但我立刻覺得潮濕的台灣山林最適合推廣這種不會生鏽也不會腐爛的棧道而不...
...繼續閱讀
1 天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